欠钱起诉后对方还是不还怎么办?


当您起诉要求对方还钱,并且拿到了胜诉判决,但对方仍然不还钱时,您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您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所以,在对方不履行生效判决时,您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会采取一系列执行措施。例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占有的动产、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还可以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 如果对方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这意味着,如果对方恶意不还钱,不仅要还钱,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此外,法院还可以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赖”名单。一旦被列入失信名单,被执行人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限制,比如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通过这些措施,促使被执行人尽快履行还款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