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实在没钱给原告该怎么办?
我是一起民事纠纷的原告,法院已经判决被告给我赔偿款,但被告说自己实在没钱给我。我现在很发愁,不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是只能等他有钱了再给我,还是有其他办法呢?
展开


当被告实在没有钱给原告时,需要分不同情况来看待和处理。 首先,在法律执行层面,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如果原告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对被告的财产进行查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所以法院会先去查被告名下有没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像存款、房子、车子等。如果查到有财产,就会依法进行查封、扣押、拍卖等操作,用这些财产来偿还原告的债务。 然而,如果经过查询,被告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原告的权益就无法实现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旦发现被告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原告可以随时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也就是说,后续只要被告有了钱或者其他财产,原告都能再次要求法院去执行这笔钱。 另外,如果被告因为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法院会裁定终结执行。这意味着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可能原告的债权就难以实现了。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而且法院在做出裁定前会进行严格的审查。 在整个过程中,原告也可以和被告进行沟通协商,尝试达成和解协议。比如约定被告在未来某个时间分期偿还债务,或者以劳务等其他方式来抵偿债务等。这样既给了被告一定的缓冲时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原告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