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非法经营被拘留了该怎么办?


如果涉嫌非法经营被拘留,首先不要慌乱。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里一种特殊的强制性手段,是因为行为涉嫌违反法律法规,公安部门才会采取这个措施。 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要是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也能代为委托辩护人。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律师能够及时给犯罪嫌疑人提供专业法律帮助。 律师的作用可不小。律师可以会见当事人,这是家属做不到的。通过会见,律师能详细了解案情,查看相关笔录,进而评估案件性质,为之后的刑事辩护做好准备;还能给当事人普及法律知识,防止在侦查阶段被误导或者诱供;在情绪安抚方面,律师的会见能让当事人感受到外界的支持,稳定情绪,配合调查;律师还能作为家属和当事人沟通的桥梁,代为传话;并且能根据案件情况,评估取保候审可能性,尽力为当事人争取取保候审机会。 《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所以,被拘留后如实陈述自己涉及但警方不知道的其他犯罪事实,如果没有其他未发现犯罪行为,主动揭露自身罪行,可能会被认定为自首或坦白,获得从宽处理机会。 另外,家属在这个时候也有事情要做。家属可以联系辩护律师来了解案件情况,并依法会见当事人;根据会见情况,律师可以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公安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家属还应收集证据,提出法律意见,搜集当事人无罪或者最轻的证据,形成书面法律意见书争取不予批捕或者不予起诉;如果案件牵扯到需要受害人谅解,家属或者律师要积极参与谈判,争取谅解,为当事人争取罪轻情节。 如果最终被判定构成非法经营罪,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有相应非法经营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相关概念: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以及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情况。 坦白: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