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没有获得救助该怎么办?
我给某个救助项目捐了款,本以为能得到相应的救助,结果什么救助都没得到。我很疑惑自己的权益是不是受到了侵害,也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问题,想了解下在法律层面我该怎么做。
展开


在探讨捐款没有获得救助该如何处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地将其财产赠与慈善组织或受赠人的行为。救助则是慈善组织或相关机构依据捐赠目的和约定,为特定对象提供物质帮助、服务等支持。 我国《慈善法》对慈善捐赠和救助行为进行了全面规范。该法规定,慈善组织接受捐赠后,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救助义务。如果捐赠人明确了捐赠用途和救助对象,慈善组织必须严格按照约定使用捐赠财产,并为受助对象提供相应救助。如果慈善组织违反捐赠协议,未提供救助,捐赠人有权要求其改正。若慈善组织拒不改正,捐赠人可以向民政部门投诉、举报,由民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若因慈善组织的过错导致捐赠人或受助对象遭受损失,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慈善组织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捐赠人或受助对象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要求慈善组织赔偿损失。 此外,如果是个人发起的救助募捐,如在网络平台上为特定个人发起的求助,根据《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捐赠人与受助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赠与合同关系。若受助人未按照约定使用捐款或未获得救助,捐赠人可以要求受助人返还捐款。若受助人拒绝返还,捐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当捐款没有获得救助时,捐赠人可以先与慈善组织或受助人沟通协商,要求其履行义务。若协商无果,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或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捐赠人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捐赠记录、沟通聊天记录等,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