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赃款没追回,受害人该怎么办?


当诈骗案件中的赃款未能追回时,受害人可以通过以下合法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我们要了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一方式。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的同时,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经济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就是说,受害人可以在诈骗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向法院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诈骗分子赔偿因其诈骗行为给自己造成的财产损失。这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维权方式,能让受害人在刑事诉讼的框架内,一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节省时间和精力。 其次,即使没有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受害人也可以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这是因为,诈骗行为不仅触犯了刑法,同时也侵害了受害人的民事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以,受害人可以以诈骗分子侵权为由,向法院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好处是,其审理过程相对独立,可能会更侧重于民事赔偿问题的解决,并且在证据收集和适用法律方面有一定的灵活性。 另外,受害人还需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及时向警方提供与诈骗有关的各种线索,比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诈骗分子的体貌特征等信息,这些线索有助于警方更快地侦破案件,找到诈骗分子并追回赃款。同时,受害人要保持与司法机关的沟通,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以便在合适的时机采取相应的维权措施。 最后,在诈骗分子被判刑后,如果其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受害人可以依据生效的判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对诈骗分子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拍卖等,以实现受害人的赔偿请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所以,申请强制执行是保障受害人获得赔偿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