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事业单位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该怎么办?

我打赢了和某事业单位的官司,法院也下了判决,但这个事业单位就是不执行判决。我现在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让他们执行,也不清楚有哪些途径能保障我的权益,想问问大家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展开 view-more
  • #法院判决
  • #强制执行
  • #事业单位
  • #拒不执行
  • #法律制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当事业单位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时,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合法有效的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法院判决是人民法院根据查明和认定的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国家审判机关的名义,对案件中民事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权威性的判定。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所以,在事业单位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情况下,你可以向作出判决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会采取多种执行措施。例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对于事业单位的财产,法院同样可以依法进行执行。 如果事业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该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此外,法院还可以对事业单位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罚款和拘留是对拒不履行义务的一种制裁手段,目的是促使其履行判决。同时,法院可以将事业单位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信用惩戒的方式,限制其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的行为,让其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从而迫使其履行判决义务。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