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上没有约定违约金该如何处理?


即使合同上没有约定违约金,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依然可以主张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首先,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就是说,即便没有约定违约金,违约方也不能逃脱责任,要采取措施弥补对方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 其次,关于损失赔偿额,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比如在买卖合同中,如果卖方未按时交货,导致买方错失了一笔赚钱的生意,那么这笔原本可以获得的利润就可能属于可主张的损失范围,但前提是卖方在订立合同时能够预见到这种情况。 对于金钱给付义务,若存在迟延支付,最直接且易预见的损失就是利息损失。例如,一方延迟付款,使得另一方无法将这笔钱存入银行获取利息,那么这部分利息损失违约方就应当赔偿。在买卖合同纠纷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也有相关规定,如果买卖合同没有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或者该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出卖人以买受人违约为由主张赔偿逾期付款损失的,违约行为发生在2019年8月19日之前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参照逾期罚息利率标准计算;违约行为发生在2019年8月20日之后的,人民法院可以违约行为发生时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标准为基础,加计30 - 50%计算逾期付款损失。 总之,合同未约定违约金并不意味着违约方无需担责,受损方完全可以依据法律规定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责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继续履行:就是要求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 采取补救措施:比如产品质量不符合约定,违约方可以进行修理、更换、重作等行为来弥补过错。 赔偿损失:违约方以支付金钱的方式来弥补对方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 预期利益:是指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