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家养老院老人走丢不要了该怎么办?


当遇到公家养老院老人走丢且养老院表示不再负责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首先,养老院对入住老人负有一定的照护责任。从法律层面来讲,养老院与老人及其家属之间通常会签订服务协议,这份协议就相当于一份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养老院有义务保障老人在院内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照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养老院没有按照协议尽到妥善照护老人的义务,导致老人走丢,那么养老院就构成了违约。比如,养老院没有安排足够的工作人员对老人进行日常看护,或者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像门禁管理不严等,这些都可能被认定为没有履行合同义务。 在这种情况下,家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步,及时报警。老人走丢属于紧急情况,警方有专业的手段和资源来帮助寻找老人,他们可以通过调取监控、发布寻人启事等方式来尽力找回老人。 第二步,与养老院进行沟通协商。家属可以向养老院提出合理的要求,比如要求养老院配合警方寻找老人,提供相关的监控资料、老人的活动轨迹等信息。同时,要求养老院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补偿,用于寻找老人的费用等。如果养老院拒绝承担责任,家属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第三步,收集相关证据。这对于后续的维权非常重要。证据可以包括与养老院签订的服务协议、老人的入住登记信息、养老院的监控录像、与养老院工作人员的沟通记录等。这些证据可以证明养老院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老人走丢的相关情况。 第四步,如果协商无果,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养老院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以及承担责任的程度。如果法院认定养老院存在过错,那么养老院可能需要承担老人的寻找费用、因走丢造成的身体伤害治疗费用等。此外,根据具体情况,养老院还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总之,当公家养老院老人走丢且养老院不管时,家属要保持冷静,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来维护老人和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