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欠1000块钱不还该怎么办?


如果对方欠1000块钱不还,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首先是协商解决。您可以尝试和对方沟通交流,心平气和地了解对方不还钱的原因,看是否能够通过友好协商找到解决方案,比如协商确定一个新的还款时间,或者采取分期还款等方式。协商的好处在于简单便捷,还能维护双方的关系。 若协商不成,还可以考虑走法律途径。 一是申请仲裁,但前提是您和对方之前签订了仲裁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仲裁的程序相对灵活,效率可能较高。 二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时要准备好相关证据,证据包括欠条、录音、付款凭证等,并且借据要是原始的,不能经过涂改或者复印等加工。 如果注明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从借条到期之日起三年;没有还款日期的,随时可以要求还款,从第一次追讨之日起三年。若法院判决您胜诉,而对方仍然不履行还款义务,您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 另外,提起诉讼需要缴纳诉讼费。民事诉讼的诉讼费一般由提起起诉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进行预缴纳,判决结束后由败诉的一方承担。部分败诉的,由人民法院进行诉讼费缴纳比例的划分,并在判决书上写明。 相关概念: 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