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发现对方转移财产该怎么办?


当在离婚时发现对方转移财产,这是很多人可能会遇到的棘手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转移财产。转移财产就是在离婚过程中,一方通过各种手段将夫妻共同财产私自处理,比如偷偷把钱转到别人账户、低价出售房产等,目的是让另一方少分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明确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当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的迹象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收集证据。证据是关键,只有有了足够的证据,才能在后续的处理中占据主动。可以收集的证据有很多,比如银行转账记录,通过查看银行流水,能清楚地看到资金的去向;还有房产交易合同,如果对方低价出售房产,合同就是有力的证据;以及购物发票等,如果对方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了贵重物品并转移,发票能证明财产的支出情况。 接着,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就是法院根据你的申请,对对方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防止对方进一步转移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最后,如果已经离婚了才发现对方之前转移财产,也不用担心。根据前面提到的《民法典》规定,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不过要注意诉讼时效,从发现之日起三年内要向法院起诉。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冷静,按照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