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后发现没有犯罪事实该怎么办?
我有个事很纠结,之前报了案,警方也立案了。但现在发现其实并没有犯罪事实,这种情况不知道后续会怎么处理,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我就想了解下立案后发现没犯罪事实该咋整。
展开


当立案后发现没有犯罪事实时,在法律上有相应的处理方式。首先,我们要理解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立案是指司法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而犯罪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与犯罪相关的各种情况的总和,它是认定犯罪和追究刑事责任的基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当立案后发现没有犯罪事实,就属于上述第(一)种情形,即不构成犯罪。 具体来说,如果是在侦查阶段发现没有犯罪事实,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这意味着侦查活动停止,不再对所谓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追诉。如果案件已经移送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不起诉就是检察机关对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不需要起诉的案件终止诉讼的活动。而要是案件已经进入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则应当宣告被告人无罪。这样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法律的严谨性和公正性,确保了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