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做工没签合同不给工资怎么办?


在工地做工没签合同且被拖欠工资,这是很多劳动者会遇到的问题。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应对办法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要确定你与工地雇主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虽然没签合同,但实际付出了劳动,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接着,解决途径方面。一是与雇主协商。心平气和地与雇主沟通,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要求支付工资。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若能协商成功,是最理想的解决办法。 二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他们会根据你提供的情况展开调查。一旦查证属实,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三是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和投诉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四是向法院起诉。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判决,判决生效后,若用人单位仍不履行支付义务,可申请强制执行。 总之,即便没签合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然受法律保护。遇到工资被拖欠的情况,要及时采取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