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无权处分的效力待定和善意取得矛盾了该怎么办?

我之前把从朋友那借来的东西卖给了别人,后来朋友知道后不同意卖。可买东西的人说他是善意取得,东西就该归他。但又有人说这是无权处分,效力待定。我现在特别迷茫,这两者矛盾了到底该怎么处理啊?
展开 view-more
  • #无权处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无权处分的效力待定和善意取得出现矛盾时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无权处分、效力待定以及善意取得这几个法律概念。 无权处分,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在没有权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进行了处分行为,比如把别人的东西卖给了第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属于无权处分。 效力待定则是指行为的效力在一定时间内处于不确定的状态,需要经过有权人的追认才能确定是否有效。如果有权人追认了,那么这个处分行为就有效;如果有权人拒绝追认,那么这个处分行为就无效。就像前面提到的无权处分,如果财产的真正权利人认可了这个买卖行为,那么买卖就有效;如果不认可,买卖就无效。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受托占有的他人的财物转让给第三人的,如受让人在取得该财物时系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当无权处分的效力待定和善意取得产生矛盾时,处理原则其实是比较清晰的。如果第三人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那么即使原权利人没有追认无权处分行为,第三人也能取得财产的所有权。这是因为法律为了保护交易安全和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优先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例如,甲将从乙处借来的电脑卖给了丙,丙并不知道这台电脑是甲借来的,而且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了这台电脑,甲也把电脑交付给了丙。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乙不同意甲的处分行为,丙也能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电脑的所有权,乙只能要求甲承担赔偿责任。 总之,在无权处分的效力待定和善意取得发生矛盾时,关键是看第三人是否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若符合,法律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的权益;若不符合,原权利人有权追回财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