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过了质保期漏水该怎么办?


当房子过了质保期出现漏水问题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处理。 首先,需要明确房屋漏水的原因。如果是房屋本身的质量问题,虽然过了质保期,但如果能证明是开发商在建造过程中存在的潜在质量问题导致漏水,并且这种问题在质保期内就已经存在但未被发现,那么在一定情况下仍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责任。不过这种情况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质量问题与开发商的建造行为存在因果关系。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如果开发商交付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就属于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其次,如果漏水是由于邻居的原因造成的,比如邻居家的水管破裂、防水没做好等,导致水渗漏到自己家。那么可以要求邻居承担修复和赔偿的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邻居有责任对其造成的漏水问题进行修复,并对因此给你家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你可以先与邻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再者,如果是公共区域的问题导致漏水,例如屋顶、外墙等公共部分。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来进行维修。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由业主共同所有,经一定比例的业主同意后可以使用。一般来说,需要由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服务企业提出使用方案,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后,向相关部门申请使用维修资金。 最后,如果是自己房屋内部的设施设备出现问题导致漏水,比如自家水管老化等,那么就需要自己承担维修的费用和责任。自己可以找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以确保房屋的正常使用。总之,遇到房子过了质保期漏水的情况,要先确定漏水原因,再依据不同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妥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