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离婚协议需要注意什么?


签署离婚协议需要注意多个重要方面。 首先,主体资格要合法。双方必须是已经办理结婚登记的合法夫妻,并且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双方能够清晰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协议内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如果一方存在精神疾病等导致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那么签署的离婚协议可能会存在效力问题。相关法律依据在于我国法律对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只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才是有效的。 其次,离婚协议内容要合法且明确。离婚协议书应当写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对子女抚育,财产及债务处理要写明确。在子女抚育方面,要明确抚养权归谁、抚养费的数额及支付方式、探视权的安排等。财产及债务处理上,要详细列出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如何进行分割,以及夫妻共同债务如何分担。同时,协议不允许附条件,也不允许附期限。因为离婚这种民事行为依其性质必须即时地发生确定的效力,不允许离婚行为处于一种效力待定状态。也不允许约定离婚不离家,对夫妻共同债务的分担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编对此有相应规定,保障离婚协议的合法有效性。 再者,协议离婚的程序要合法。协议离婚的程序分为申请、审查、登记三个环节。当事人双方必须亲自申请,不得委托别人代理,还要出具两人共同签名的离婚协议书。婚姻登记机关会对双方是否确实自愿、对子女和财产、离婚后生活问题是否有适当处理进行审查,审查通过才会依法准予登记。 最后,要谨慎签署。因为一旦签署并办理离婚登记,协议就生效了,日后想要反悔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因为感情等原因在协议离婚后又后悔,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才有可能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但过程往往比较复杂。 相关概念: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能够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进行任何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效力待定:指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其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有待享有形成权的第三人以追认或拒绝的意思表示来确定其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