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属于什么类型的案件?


离婚后涉及的案件类型,通常要根据具体所处理的事务来确定。下面来详细介绍常见的几种案件类型。 首先是离婚后财产纠纷案件。在离婚过程中,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需要进行分割。但有时候,可能存在一些财产在离婚时没有进行分割,或者一方发现另一方在离婚时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这种情况下,就会引发离婚后财产纠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其次是离婚后子女抚养纠纷案件。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和抚养费问题常常会引发争议。如果一方认为对方不适合继续抚养孩子,或者抚养费的数额、支付方式等需要调整,就可能会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同时,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此外,如果在离婚过程中存在家庭暴力等侵权行为,受害者在离婚后也可以就相关侵权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总之,离婚后涉及的案件类型主要围绕财产、子女抚养和侵权损害赔偿等方面,具体的案件性质要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来判断,并且要依据相应的法律规定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