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法规有哪些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民事法律的集大成者,内容非常丰富全面。它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民法典一共包含七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此外还有附则。总则编规定了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它是整个民法典的基础。比如民事主体制度、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制度、诉讼时效制度等都在总则编。 物权编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产生的民事关系。它确立了物权法定、一物一权、公示公信等基本原则,涵盖了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内容。例如在房屋买卖中,涉及到的不动产登记就是物权编的重要应用。 合同编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转让、终止等行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合同,像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等都受合同编约束。它为当事人提供了行为准则,保障了合同交易的安全和稳定。 人格权编是民法典的一大亮点,它独立成编,突出了对人格权的保护。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这一编为人们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婚姻家庭编调整因婚姻家庭产生的民事关系,规定了结婚、家庭关系、离婚、收养等制度。它维护了婚姻家庭的稳定,保障了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比如在离婚时,对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等问题都有明确规定。 继承编规定了继承开始的时间、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的范围、遗嘱的形式和效力等内容。它确保了公民的财产在其去世后能够按照法律规定或其意愿进行合理分配。 侵权责任编主要规定了侵权责任的构成、承担方式、免责事由等。当人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据侵权责任编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在交通事故、产品质量问题等纠纷中,侵权责任编发挥着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