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账簿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我开了一家小公司,涉及到营业账簿的税务问题。我不太清楚营业账簿计税依据到底是怎么规定的,是按照什么来计算税额的呢?想了解一下这方面准确的法律规定,避免在税务上出现问题。
展开


营业账簿的计税依据是一个在税收领域比较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计税依据就是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对于营业账簿而言,其计税依据有不同的规定。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规定,营业账簿分为记载资金的账簿和其他账簿。记载资金的账簿,计税依据为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也就是说,公司账面上记录的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这两部分的总和,就是计算这部分营业账簿印花税的依据。按照规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对按万分之五税率贴花的资金账簿减半征收印花税。比如,一家公司的实收资本是500万元,资本公积是100万元,那么这两项合计600万元就是计税依据,原本应缴纳印花税为600万×0.05% = 3000元,但根据减半征收政策,实际只需缴纳1500元。 而其他营业账簿,即除记载资金的账簿以外的账簿,包括日记账簿和各明细分类账簿等,从2018年5月1日起,已免征印花税,所以这部分不存在计税依据来计算税额的问题了。这一规定旨在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在处理营业账簿税务时,要准确区分不同类型的营业账簿,并按照相应的规定来确定计税依据和计算应纳税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