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机动车在什么情况下会处管制并处罚金?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在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下进行改造的刑罚方法;罚金则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关于驾驶机动车在什么情况下处管制并处罚金,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危险驾驶罪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但其中如果犯罪情节相对较轻,根据具体的司法裁量和案件实际情况,也可能存在处管制并处罚金的情况。 情形一是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追逐竞驶通俗来讲,就是机动车驾驶人员出于竞技、追求刺激、斗气或者其他动机,在道路上曲折穿行、快速追赶行驶。比如在城市道路上,两辆机动车相互追逐,频繁超车、别车,严重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扰乱交通秩序,就可能构成追逐竞驶情节恶劣。 情形二是醉酒驾驶机动车的。醉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酒精会影响人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醉酒驾驶机动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情形三是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校车和旅客运输车辆承载着众多乘客的生命安全,一旦出现超员或者超速行驶的情况,发生事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比如校车核载30人,实际搭载了50人,或者客运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都属于这种违法情形。 情形四是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如果在运输过程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如未按规定采取防护措施、未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等,一旦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将对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危害。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量刑会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判处。司法机关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