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购房合同会被认定为无效?
我最近打算买房,和卖家签了购房合同,但心里有点不踏实,担心合同可能无效。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到底哪些情况下购房合同会被认定为无效呢?我好对照看看自己的合同是否有问题。
展开


购房合同被认定无效,意味着这份合同从法律上来说不具有效力,双方不能依据它来主张权利和履行义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会导致购房合同无效的情况: 首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购房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就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以,他们签订的购房合同自然也是无效的。 其次,双方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购房合同无效。也就是说,双方表面上签了购房合同,但实际上并不是真的要买卖房子,只是为了其他目的而假装签订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再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购房合同无效。例如,房屋是违章建筑,没有合法的产权证明,买卖这样的房屋所签订的合同就是无效的。这是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另外,违背公序良俗的购房合同也无效。公序良俗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如果购房合同的内容违背了社会的公共道德和正常秩序,比如为了逃避债务而低价转让房屋的合同,就可能被认定为无效。这也是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 最后,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购房合同无效。比如,卖方和第三人恶意串通,故意抬高房价,损害买方的利益,这种情况下签订的购房合同就是无效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总之,在签订购房合同前,一定要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确保合同的有效性,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