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停止执行?
我遇到了一个行政行为,感觉这个行为不合理。我想知道在哪些情况下,这样的行政行 为是应当停止执行的呢?我担心继续执行会给我带来更大的损失,所以特别想了解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而行政行为的停止执行,是在特定情形下对行政行为效力的一种暂时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执行:
首先是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情况。这是基于行政机关对自身行政行为的审视和判断。比如行政机关发现作出的行政行为存在事实认定不清、适用法律错误等问题,为了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主动决定停止执行。
其次是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例如,在一些涉及拆除建筑物的行政行为中,如果建筑物内有当事人的重要财产且难以转移,一旦拆除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当事人申请停止执行,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就可能裁定停止执行。
再者是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有些行政行为可能涉及公共资源的分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如果执行该行政行为会对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法院有权裁定停止执行。
最后是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不同的法律法规针对特定的行政行为可能会有停止执行的特别规定。例如,在某些环保领域的行政行为中,相关法规可能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停止执行行政行为,以保护环境安全。
总之,行政行为停止执行的规定是为了平衡行政效率和当事人合法权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当出现上述法定情形时,行政行为应当停止执行。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学校拖欠职工工资该如何处理?
起诉离婚后多久会判决?
警察卧底是否可以违法?
车位交税需要交多少钱?
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哪些材料和流程?
个体工商户商标注册流程是怎样的?
社保卡取消绑定银行卡怎么操作?
如何通过法律程序断绝母女关系?
社保费的滞纳金高于本金合理吗?
流产后生育津贴可以报销几次?
能退税说明工资高还是低?
涉嫌诈骗造假会怎么判?
投案自首后是否可以取保候审?
小孩车祸股骨骨折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拘役法院是否会判缓刑?
买安置房后水电气怎么过户?
投资总额达到300万美金以上时,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比例有限制吗?
对投标书的初审有哪些条件?
父母离婚时成年儿子可以选择跟谁吗?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