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术误诊去哪里鉴定?


当遇到医院手术误诊需要鉴定时,有多个途径可供选择。 首先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这是常见的一种方式。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也就是说,如果您对首次鉴定结果不满意,还可以申请再次鉴定。这种鉴定主要是判断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它由医学专家组成的鉴定组进行评估,会综合考虑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以及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因素。 其次是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具备相应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开展此项鉴定。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进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也可以在诉前自行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医疗过错司法鉴定侧重于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过错参与度等进行判断。相比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它的鉴定范围可能更广泛,不仅考虑医疗行为是否违反相关规范,还会从更专业的医学和法学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卫生行政部门也可以参与处理相关事宜。患者可以向医院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申请后,会对事件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也会委托相关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不过,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医疗机构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其处理结果可能更多地侧重于对医疗机构的行政处理,而对于患者的民事赔偿问题,可能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在选择鉴定途径时,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如果希望通过行政途径解决问题,那么可以先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如果主要是为了在民事赔偿诉讼中获取证据,那么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可能更为合适;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则更侧重于对医疗事故的认定。同时,无论选择哪种鉴定方式,都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的病历、检查报告等证据材料,以便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