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乘人之危?


在法律领域中,乘人之危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所谓乘人之危,通俗来讲,就是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处于危难处境,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 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就为判断乘人之危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要判断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乘人之危,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分析。首先,要看是否存在一方处于危困状态的情形。这里的危困状态可以是经济上的窘迫,比如面临重大债务危机、急需资金挽救企业等;也可以是生活上的困境,例如家人突发重病急需救治费用等。如果孙某是在你处于这样的紧急且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相关行为,那么就具备了乘人之危的一个前提条件。 其次,孙某是否利用了这种危困状态。也就是说,他是不是故意借助你所处的不利状况,来迫使你作出某种决定。比如,在你急需资金时,他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如过高的利息、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等,以此让你不得不接受。 再者,要看你作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在乘人之危的情况下,由于你处于危困状态,可能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选择余地,从而作出了并非完全基于自己真实意愿的决定。比如,你原本不愿意以那么高的代价去达成某个交易,但因为当时的困境不得不答应。 最后,这种行为是否严重损害了你的利益。这里的损害既包括经济上的损失,也可能包括其他方面的不利影响。如果孙某的行为让你遭受了明显的不公平待遇,导致你的权益受到较大损害,那么就更有可能构成乘人之危。 具体到本案中,需要结合实际发生的情况,综合考量上述各个因素。如果孙某确实利用了你的危困状态,迫使你作出了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并且该行为严重损害了你的利益,那么就很可能构成乘人之危。一旦被认定为乘人之危,根据法律规定,你作为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相关的民事法律行为。这样,你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