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案件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我和别人有一些经济纠纷,对方一直拖着不还钱,我听说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不知道具体哪些案件能申请。我这种经济纠纷的情况符合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类型的案件也能申请呢?希望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以下几类案件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首先是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例如合同纠纷案件,法院判决一方支付另一方货款,若败诉方不履行支付义务,胜诉方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其次,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比如在一些侵权纠纷中,双方在法院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约定了赔偿金额和支付时间,但一方未按协议履行,另一方就有权申请强制执行。 再者,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比如在劳动争议仲裁中,仲裁机构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另外,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比如民间借贷中,双方对债权债务进行了公证,当债务人不还钱时,债权人可凭借公证债权文书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