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哪些


在我国,强制执行分为民事强制执行和行政强制执行,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方式。 先说民事强制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常见的方式如下: 首先是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询就是法院向银行等机构调查被申请人的存款情况;冻结是在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时,限制被申请执行人动用银行账户里的钱;划拨则是直接将被申请执行人账户里的钱划到指定账户。 其次是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比如工资等,以此来偿还债务。 然后可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查封是禁止被申请执行人处分财产,扣押是将财产转移到指定地点保存,拍卖和变卖则是将财产变现偿债。 另外,还能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强制其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行政强制执行方面,依据《行政强制法》,方式有: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这是对不按时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相对人加收费用,促使其履行;划拨存款、汇款;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代履行,即义务人不履行可代替的作为义务时,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 。 相关概念: 查询:人民法院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调查询问或审查追问有关被申请人存款情况的活动。 冻结: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时,对被申请执行人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进行限制使用的措施。 划拨:将被申请执行人账户里的资金按照规定划转到指定账户的行为。 代履行:义务人不履行法律、法规等规定的或者行政行为所确定的可代替作为义务,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行政强制执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