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购房合同是无效的?


购房合同的有效性对于购房者和开发商来说都至关重要。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哪些购房合同是无效的情况。 首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购房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像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一个六岁的孩子签订的购房合同,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其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且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购房合同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按照《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例如,一个十岁的孩子签订了一份购房合同,没有经过其父母同意,那这份合同就是无效的。 再者,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购房合同无效。双方并没有真正想要进行房屋买卖的意思,只是为了其他目的而签订合同,这种合同不受法律保护。《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明确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为了骗取银行贷款而签订虚假的购房合同。 然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购房合同无效。这里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法律、行政法规中明确要求必须遵守的规定。例如,开发商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 最后,违背公序良俗的购房合同无效。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合同内容不能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准则。《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购房合同约定的房屋用途是用于违法活动,那这份合同就是无效的。 总之,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前,一定要仔细审查合同内容,确保合同的有效性,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