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不保护哪些主体的权益?
我想了解下在民法的范畴里,到底有哪些主体的权益是不受保护的。我最近在处理一些涉及民事权益的事情,担心自己碰到不受保护的情况,所以很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在民法里,其实并不存在某些特定主体的权益完全不被保护的情况。民法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平等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这意味着,无论是自然人、法人还是非法人组织,只要是合法的权益,都会受到民法的保护。 自然人,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个体,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比如我们的人身权利,像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等,还有财产权利,像物权、债权等,都受到民法保护。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公司就是常见的法人形式,它们的经营活动、财产权益等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都能在民法框架内得到保障。 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比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同样享有受民法保护的权益。 不过,如果主体从事的是违法犯罪行为,或者其主张的权益本身不合法,比如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获取的利益,那么这些所谓的“权益”自然不会受到民法保护。因为民法保护的是合法、正当的权益,维护的是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