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事主体不得做什么?

我想了解一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里,对民事主体有很多规定,那到底民事主体不得去做哪些事情呢?我自己就是个普通的民事主体,想知道有哪些行为是法律不允许的,以免不小心违法了。
展开 view-more
  • #民事禁止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民事主体的禁止性行为有诸多规定。首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这里的法律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例如《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意味着如果民事主体进行的民事行为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这个行为在法律上是不被认可的,是无效的。比如,买卖毒品的合同,因为毒品交易违反了我国《刑法》等相关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所以这样的买卖合同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 其次,民事主体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它是社会一般利益和一般道德观念的体现。《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在一些案件中,有人订立以婚外同居为条件给予财物的协议,这种协议就违背了公序良俗,是无效的。 再者,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例如,在相邻关系中,如果一方故意恶意堵截邻居的排水通道,以达到损害邻居利益的目的,这种行为就属于滥用自己的权利,是不被允许的。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