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的责任承担主体有哪些?


在讨论网约车的责任承担主体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网约车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不同情况对应着不同的责任承担主体。 首先是交通事故责任。当网约车发生交通事故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在网约车场景中,侵权人通常就是网约车司机。如果司机在执行平台指派的运输任务过程中发生事故,那么平台可能要承担一定的替代责任。这是因为平台和司机之间往往存在着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平台对司机的运营行为有一定的控制权。例如,平台会对司机进行资质审核、派单等操作。 其次是乘客权益受损责任。如果乘客在乘坐网约车过程中,遭遇司机的不当行为,如性骚扰、言语辱骂等,司机肯定是直接的责任承担者。同时,平台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权益。平台有义务对司机进行背景审查、培训等,如果平台没有尽到这些义务,导致乘客权益受损,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外,在服务质量方面,如果网约车存在服务不规范的情况,如司机绕路、故意拖延时间等,平台也需要承担管理责任。平台有责任对司机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当司机出现服务问题时,平台应当及时处理,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网约车的责任承担主体主要包括司机、平台,在涉及保险赔偿时,保险公司也是责任承担的一环。在不同的情形下,各个主体承担责任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当我们遇到具体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责任承担主体,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