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殴是由谁提出并纳入法律的?
我想弄清楚在法律里互殴这个概念的来源。平常大家总说互殴,但我不太明白它是怎么进入法律体系的,是哪个机构或者人提出来并把它正式纳入法律规定中的呢?希望了解这方面的详细情况。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互殴”并非是由某一个特定的人提出并纳入法律的,它是在司法实践和法学理论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概念。 从司法实践角度来看,在处理打架斗殴等案件时,执法和司法人员需要对双方的行为性质进行界定。当双方都有侵害对方的故意,并且都实施了互相攻击的行为,就出现了“互殴”这种情况。这种实践中的认定慢慢形成了一种共识和概念。 从法律规定依据来说,虽然“互殴”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术语,但与之相关的法律规定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是双方互相殴打,符合该条规定的情形,就会按照此条进行处罚。 在《刑法》中,如果互殴行为造成了他人轻伤以上的后果,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罪等犯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所以,“互殴”概念是伴随着司法实践和法律的发展自然形成的,它是对打架斗殴这类双方都有侵害行为情况的一种概括性表述,并非由某一个人提出并专门纳入法律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