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为什么一经作出即不能上诉?
我和别人有个纠纷走了仲裁程序,现在仲裁结果出来了,我对结果不太满意,但是听说仲裁不能上诉。我就很疑惑,为啥仲裁和法院判决不一样,不能上诉呢?想了解下背后的法律原因。
展开


仲裁是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这意味着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就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这一制度的设立主要基于多方面的考虑。从效率角度来看,仲裁本身的目的之一就是快速、高效地解决纠纷。如果允许当事人随意上诉,会使纠纷的解决过程变得冗长和复杂,增加当事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也违背了仲裁高效的初衷。比如在商业交易中,及时解决纠纷有助于交易的顺利进行和市场的稳定。 从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方面来说,当事人在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时,就已经知晓并接受了仲裁一裁终局的规则。这是当事人在签订仲裁协议时自愿达成的约定,法律应当尊重当事人的这种自主选择。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所以,仲裁裁决作出后不能上诉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不过,如果仲裁裁决存在法定的可撤销情形,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