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为什么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我一直不太明白,在法律体系里,为啥宪法就成了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呢?是有啥特殊原因吗?我想知道这里面的具体缘由,能不能用简单的话给我解释解释呀。
展开


宪法之所以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从法律地位来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这意味着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宪法处于核心和主导的位置。其他法律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准则,不能与宪法的规定相违背。就好比建造一座大厦,宪法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其他法律则是大厦的各个部分,基石不稳固或者偏离了方向,大厦就会摇摇欲坠。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从内容方面来说,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比如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这些根本问题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基础和出发点。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所规定的根本内容,结合具体的社会领域和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延伸。例如,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其他部门法如民法、刑法等则根据宪法的这些规定,进一步具体规定了公民在不同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保障和实现方式。 从法律效力来讲,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体现在其他法律的效力都低于宪法,如果其他法律与宪法相抵触,那么这些法律就会被认定为无效。《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就保证了宪法作为立法基础和依据的权威性,使得整个法律体系能够在宪法的框架下协调一致地运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