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院为什么会进行二审?
我之前一直以为二审都是中级法院以上才会进行的。但最近我遇到一个案子,居然是基层法院在进行二审,这让我特别困惑。我想知道基层法院进行二审是依据什么情况和法律规定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展开


在我国的司法体系里,一般情况下二审是由中级人民法院及以上的法院来进行的,基层法院主要负责一审案件。不过,也存在基层法院会进行二审的特殊情况。 首先要了解一下我国的两审终审制,这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正常来说,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这里的上一级法院通常就是中级法院,中级法院作出的二审判决就是终审判决。 然而,基层法院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会涉及二审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在一些专门设立的基层人民法院跨区域管辖行政案件时,如果案件是按照特定的程序来安排管辖的,那么可能出现基层法院的二审情况。另外,在知识产权案件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这些指定的基层法院如果遇到上诉情况,在某些规定范围内也可能由其他基层法院来进行二审。比如一些知识产权法庭所在的基层法院,会根据相关规定承担特定类型案件的二审工作。总之,基层法院进行二审是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和特定安排下才会发生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