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为什么不适用死刑?
我儿子还不到18岁,和别人打架出了事,现在涉嫌犯罪。我很担心他的情况,听说未成年犯罪不会判死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呢?法律上为啥这么规定啊?
展开


在我国,未成年犯罪不适用死刑主要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和法律规定。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未成年”和“死刑”这两个概念。“未成年”指的是未满18周岁的人,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认知能力、控制能力和社会阅历相对有限,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的认识可能不如成年人深刻。“死刑”则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是最严厉的刑罚。 我国《刑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原则。从人道主义角度来看,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改造潜力。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通过教育、改造等方式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更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整体利益。 从刑罚目的角度分析,刑罚的目的不仅在于惩罚犯罪,更在于预防犯罪。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采用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式,比单纯的严厉惩罚更能达到预防其再次犯罪的目的。因为未成年人犯罪往往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适当的矫正措施,可以更好地消除这些不良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此外,国际社会普遍倡导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我国的这一法律规定也与国际通行做法相契合。许多国际公约都强调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在法律中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怀。 综上所述,未成年犯罪不适用死刑是我国法律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特点、刑罚目的以及国际准则等多方面因素作出的合理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