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达不到立案标准会被释放吗


帮信罪,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单来说,就是明明知道别人在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还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行为。 如果帮信罪达不到立案标准,通常是会被释放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中提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当检察院侦查后发现达不到立案标准,就会作出撤销案件的处理,自然不会再对帮信行为人进行拘留或者逮捕,相关人员就会被释放。同样的,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也会不予立案,处于拘押状态的相关人员就会被释放 。 帮信罪的立案标准中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属于情节严重,会被立案处理。此外,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的;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的;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这些帮助行为也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从而立案。 不过,如果帮信行为虽然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但违反了相关行政法规,相关部门还是可以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比如罚款、警告等。同时,也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相关概念: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犯罪行为。 立案标准:是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进行刑事追诉的标准。不同犯罪有不同的立案标准。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给予的惩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