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判决书会留下案底吗?
我收到了一份民事判决书,心里有点担心。不知道这份判决书会不会像刑事判决那样留下案底,影响我以后的生活、工作,比如贷款、入职之类的。想了解一下民事判决书到底会不会有案底呢?
展开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案底”这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案底通常是指一个人过去违法犯罪的记录。一般来说,它主要和刑事犯罪相关。刑事犯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一旦被判定为刑事犯罪,相关的犯罪信息会被记录在案,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刑事案底。 而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后,根据查明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处理决定。民事案件主要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纠纷,比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这些纠纷通常不涉及犯罪行为。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只有因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人才会有犯罪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这里强调的是刑事犯罪记录。而民事判决并不属于犯罪记录的范畴,所以从这个层面讲,民事判决书不会产生像刑事案底那样的记录。 不过,虽然民事判决书不会有刑事案底那样的记录,但它的内容是公开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所以,一些机构或个人可能通过相关渠道查询到民事判决书的内容。这可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商业合作、特定职业的背景调查等,对方可能会参考这些信息,但这和刑事案底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