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后讨误工费保险公司会赔偿吗?


在车祸发生后,讨要误工费时保险公司是否赔偿是很多受害者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误工费的概念。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通俗来讲,就是因为受伤没办法工作,少挣的那部分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也就是说,如果车祸属于对方责任,在对方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险的情况下,误工费是有可能由保险公司来赔偿的。交强险中有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其中就包含了误工费等赔偿项目。在这个限额内,只要符合规定,保险公司会进行赔偿。 对于商业险,是否赔偿误工费要看具体的保险合同约定。一般情况下,如果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等相关险种,且事故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保险公司也会按照合同约定对误工费进行赔偿。 不过,要获得保险公司对误工费的赔偿,受害人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比如,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假条,证明误工的时间;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工资流水等,证明因为误工实际减少的收入。如果是个体工商户或者没有固定收入的人,可能需要提供其他能够证明收入情况的材料。 如果保险公司拒绝赔偿误工费,受害人可以与保险公司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来判断保险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总之,车祸后讨误工费,保险公司在符合法律规定和保险合同约定的情况下是会进行赔偿的,但受害人需要做好证据的收集和准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