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缓刑期间肇事逃逸被行政拘留会被收监吗?


在探讨吉林缓刑期间肇事逃逸被行政拘留是否会收监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法院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要是违反相关规定,就可能会被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还可能会加重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行政拘留则是公安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短期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在吉林,对于缓刑期间肇事逃逸被行政拘留的情况,需要综合判断是否会收监。如果肇事逃逸行为情节轻微,只是被处以行政拘留,没有构成新的犯罪,那么是否收监就要看该行为是否达到了“违反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程度。一般来说,如果肇事逃逸造成的后果不严重,未对公共安全、他人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且行为人积极配合处理,可能不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不一定会被收监。 但要是肇事逃逸行为情节恶劣,造成了严重后果,如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那么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等新的犯罪。一旦构成新罪,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必然会被撤销缓刑,将前罪和新罪所判处的刑罚合并执行,也就是会被收监。 此外,司法机关在判断是否收监时,还会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事后的态度等因素。比如,行为人是否有自首、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等情节,这些都会对最终的处理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吉林缓刑期间肇事逃逸被行政拘留是否会收监,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