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就一定会立案吗?
我有个民事案件提交到检察院了,他们已经受理。我不太懂法律程序,不知道受理了是不是就意味着肯定会立案,想了解下这里面的具体规定和流程,是不是受理之后就板上钉钉会立案呢?
展开


在法律程序中,检察院受理民事案件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立案。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情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受理”和“立案”这两个概念。检察院受理民事案件,简单来说就是检察院收到了当事人关于该民事案件的相关材料,并且初步判断这些材料符合接收的基本要求,于是接收了这个案件并开始进入一定的审查流程。而立案则是指检察院经过更为深入和全面的审查后,认为该案件符合法定的立案条件,决定正式对案件展开调查和处理。 依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的相关规定,检察院在受理民事案件后,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案件是否属于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的范围,是否有具体的监督请求和发现审判人员有违法行为或者执行活动存在违法情形的相关材料,是否有证据证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条件等。 如果经过审查,检察院发现案件存在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情况,比如当事人申请监督的理由不成立,或者已经超过了申请监督的期限等,那么检察院就不会立案。只有当案件满足法律规定的立案条件时,检察院才会作出立案决定。所以,检察院受理民事案件只是一个初步的程序,并不等同于一定会立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