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一只三级保护动物会判多少年?


在我国,目前并没有“三级保护动物”这一官方说法,与之相近的概念是“三有保护动物” ,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三有保护动物”,一般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抓一只“三有保护动物”就一定会被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如果非法猎捕一只“三有保护动物”,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比如罚款、拘留等。 但是,如果达到一定的数量标准,就可能涉嫌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六十六条规定,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非法狩猎野生动物二十只以上的;(二)在禁猎区内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狩猎的;(三)在禁猎期内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狩猎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一旦构成非法狩猎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所以,抓一只“三有保护动物”通常情况下不会被判刑,但会面临行政处罚。不过,如果涉及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工具、方法等情况,即使数量少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建议及时主动与相关林业、公安等部门联系,说明情况,配合处理,争取从轻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