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民法典中监护权抚养权变更程序解读
引言
在家庭关系中,监护权和抚养权是重要的权益。随着生活情况的变化,监护权和抚养权的变更可能成为必要。2024年民法典为这些变更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和程序。了解这些程序,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监护权与抚养权的基本概念
监护权
监护权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抚养权
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抚养有婚生的抚养与非婚生的抚养之分。在夫妻离婚时,会涉及到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问题。《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监护权变更程序
法定情形
根据《民法典》第三十六条规定,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实际案例
小明的父亲长期酗酒,经常对小明进行打骂,严重影响了小明的身心健康。小明的爷爷向法院申请撤销小明父亲的监护权。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小明父亲的行为符合《民法典》第三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依法撤销了小明父亲的监护权,并指定小明的爷爷为小明的监护人。
变更程序步骤
- 申请: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申请。
- 受理与审理: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会对案件进行审理。审理过程中,会听取各方意见,调查相关事实。
- 判决:如果法院认定监护人存在应当撤销监护资格的情形,会依法作出撤销监护资格的判决,并指定新的监护人。
抚养权变更程序
法定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六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实际案例
小张和小李离婚后,女儿由小张抚养。后来小张患上了严重的疾病,无法继续照顾女儿。小李向法院提出变更女儿抚养权的申请。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小张的情况符合上述司法解释规定的情形,依法支持了小李的申请,将女儿的抚养权变更给小李。
变更程序步骤
协议变更
如果双方能够就抚养权变更达成一致意见,可以签订抚养权变更协议,并到公证处进行公证。这样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当按照协议履行各自的义务。
诉讼变更
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变更抚养权。具体步骤如下:
- 起诉: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写明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
- 立案:法院收到起诉状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会予以立案,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 审理:法院会组织双方进行庭审,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辩论,并审查相关证据。
- 判决: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依法作出判决。如果法院支持变更抚养权的请求,会判决变更抚养权,并确定抚养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等问题。
实用法律建议
对于监护权变更
- 相关个人或组织发现监护人存在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的行为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权。
- 在申请撤销监护权时,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证人证言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 新的监护人应当认真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对于抚养权变更
- 双方在协商抚养权变更时,应当以孩子的利益为出发点,尽量达成一致意见,避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如果通过诉讼方式变更抚养权,要准备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具备抚养孩子的能力和条件,以及对方存在不适合继续抚养孩子的情形。
- 无论抚养权是否变更,父母都应当继续履行对孩子的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
结论
2024年民法典为监护权和抚养权的变更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程序。在实际生活中,当出现需要变更监护权或抚养权的情况时,当事人应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合法的程序来解决问题。同时,要始终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首要原则,确保未成年人能够在健康、稳定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