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之什么是建设施工合同

  • #建设施工
  • #合同纠纷
  • #合同定义
  • #法律建议
  • #实际案例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在各类合同纠纷中,建设施工合同纠纷较为常见。本文将深入剖析建设施工合同的内涵,引用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同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建设施工合同相关法律要点。

一、建设施工合同的定义及法律规定

建设施工合同是指发包人(建设单位)和承包人(施工人)为完成商定的施工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八十八条规定:“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

在建设施工合同中,发包人通常是建设工程的项目业主或投资方,负责提供工程建设所需的资金、土地等条件,并对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等进行监督管理;承包人则是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企业或个人,负责按照合同约定完成施工任务。

二、建设施工合同的特点

  1. 合同标的特殊性 建设施工合同的标的是特定的建设工程项目,具有不可移动性、长期存在性等特点。例如,修建一栋大楼、一座桥梁等,这些工程项目一旦建成,就会长期存在于特定的地理位置。

  2. 合同履行周期长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通常规模较大、施工工序复杂,所以建设施工合同的履行周期往往较长,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比如,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项目开工到竣工交付使用,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

  3. 合同涉及主体多 建设施工合同的履行不仅涉及发包人和承包人,还可能涉及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材料供应商等多个主体。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合同条款进行明确约定。

三、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包人)与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包人)签订了一份建设施工合同,约定由建筑工程公司承建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住宅小区。在施工过程中,因发包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导致承包人资金紧张,工程进度受到影响。承包人多次催告发包人支付工程款,但发包人一直拖延支付。最终,承包人将发包人起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发包人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因此,法院判决发包人支付拖欠的工程进度款,并赔偿承包人因工程进度延误所遭受的损失。

四、实用法律建议

  1. 签订合同前的注意事项

    • 审查对方主体资格:在签订建设施工合同前,双方应仔细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包括企业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确保对方具备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能力。
    • 明确合同条款:合同条款应尽可能详细、明确,包括工程范围、工程质量标准、工程价款及支付方式、工期、违约责任等内容,避免出现模糊不清或歧义的条款。
  2.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严格履行合同义务: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如发包人应按照约定及时支付工程款,承包人应按照约定的质量标准和工期完成施工任务。
    • 注意证据收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应注意收集和保存与合同履行相关的证据,如工程进度报表、工程款支付凭证、工程质量检验报告等,以备发生纠纷时作为证据使用。
  3. 发生纠纷后的解决方式

    • 协商解决:当发生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时,双方应首先尝试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协商解决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合作关系。
    • 诉讼或仲裁: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约定选择通过诉讼或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在选择诉讼或仲裁时,应注意诉讼时效和仲裁时效的规定,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