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但因各种原因,不少人可能会面临信用卡欠款无法偿还的困境。那么,信用卡借的钱15万没钱还会立案吗?答案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情节严重的可能会立案。
相关法律条文及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恶意透支的,应予立案追诉。所谓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
判定是否立案的关键因素
- 主观故意及非法占有目的:如果持卡人主观上具有故意犯罪的情形,并且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例如明知自己没有还款能力却大量透支信用卡资金用于挥霍、赌博等非法活动,那么就可能符合立案条件。例如,李某在失业且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使用信用卡透支15万元用于赌博,银行多次催收后仍拒不还款,这种情况下李某就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可能会被立案追诉。
- 银行催收情况:信用卡透支后,经过银行多次(两次以上)催要,或者催要三个月以后仍不偿还透支额度的,也可能被认定为符合立案标准。比如,张某信用卡欠款15万,银行在规定期限内多次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向其催收,但张某一直未还款,且超过了三个月,这种情况就可能导致立案。
- 使用伪造、变造或冒用他人信用卡行为:若持卡人使用伪造、变造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消费行为,同样会面临立案风险。例如,王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伪造信用卡并透支消费15万元,这显然属于违法行为,会被立案追诉。
实际案例分析 曾有这样一个案例,赵某因经营生意失败,导致信用卡欠款15万元无法偿还。银行在赵某逾期后多次进行催收,赵某起初还会接电话表示会尽快还款,但后来干脆更换了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银行在多次催收无果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经过调查,认定赵某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且经多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最终赵某被以信用卡诈骗罪立案追诉。
实用法律建议
- 及时与银行沟通协商:如果持卡人因暂时经济困难无法按时偿还信用卡欠款,应及时主动与银行联系,说明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失业、生病、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等,表达还款意愿,并与银行协商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例如,可以申请延长还款期限、分期还款等。银行通常会根据持卡人的具体情况,考虑给予一定的宽限期或调整还款方式。
- 避免逃避催收:持卡人千万不要采取逃避银行催收的行为,如更换手机号码、住址等,以免被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使暂时无法还清全部欠款,也应尽量保持与银行的沟通,按照协商好的还款计划逐步还款。
- 合理使用信用卡:在日常生活中,持卡人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使用信用卡,避免过度透支。同时,要注意按时还款,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总之,信用卡欠款15万没钱还是否会立案,关键在于持卡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立案条件。持卡人应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应对信用卡欠款问题,避免陷入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