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2024年新规定下共同财产怎么认定?


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至关重要,它涉及到夫妻双方在财产方面的权益。下面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来详细解释共同财产的认定规则。 首先,《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是工资、奖金、劳务报酬。这指的是夫妻双方在工作中通过付出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无论是固定工资,还是奖金、加班费等,都属于共同财产。比如丈夫每月的工资收入,妻子兼职获得的劳务报酬等。 二是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夫妻一方或者双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像开办企业、个体经营等获得的利润,或者进行股票、基金等投资所取得的收益,都属于共同财产的范畴。例如夫妻共同经营一家小店,盈利部分就是共同财产;一方用家庭资金炒股赚的钱,同样也是共同财产。 三是知识产权的收益。如果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创作了作品,获得了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并由此取得了经济收益,这些收益也是夫妻共同财产。比如妻子写了一本书,获得的版税收入。 四是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一般情况下,夫妻一方通过继承遗产或者接受他人赠与获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不过,如果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明确只归一方所有,那就不属于共同财产了。比如遗嘱写明某套房子只由丈夫继承,那这套房子就属于丈夫的个人财产。 另外,《民法典》还规定了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这意味着在处分共同财产时,夫妻双方应该协商一致。比如要出售夫妻共有的房产,需要双方共同同意。 同时,我们也要明确哪些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等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总之,准确认定夫妻共同财产,不仅有助于维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也能在婚姻关系出现变化时,保障财产分配的公平合理。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共同财产认定的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