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法典中监护权抚养权变更要怎么走程序?


在2024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监护权和抚养权的变更有其特定程序。下面我们分别来详细介绍。 首先说说监护权的变更。监护权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权利。当监护人出现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等情况时,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监护权。这里的有关个人或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根据《民法典》第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会根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具体程序是,申请人需要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说明变更监护权的事实和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法院受理后,会进行审理,可能会询问被监护人的意见,最终作出判决。 接下来谈谈抚养权的变更。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如果双方都同意变更抚养权,那么可以通过协议变更的方式。双方签订变更抚养权的协议,明确变更后的抚养权归属、抚养费支付等相关事宜。这种协议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就是有效的。如果一方不同意变更,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六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在诉讼过程中,主张变更抚养权的一方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存在上述法定情形。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总之,无论是监护权还是抚养权的变更,都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以确保变更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被监护人和子女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