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附条件不起诉报告怎么写,有范文参考吗?


附条件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认为可以不立即追究刑事责任时,给其设立一定考察期,如其在考察期内积极履行相关社会义务,并完成与被害人及检察机关约定的相关义务,足以证实其悔罪表现的,检察机关将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二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撰写附条件不起诉报告时,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首部:这部分要写明报告的标题,如“附条件不起诉报告”,然后注明编号、被不起诉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以及案由和案件来源,即该案件是由哪个公安机关或者其他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 案件事实:详细阐述案件经过,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等。要以客观、准确的语言描述,并且与证据相匹配。例如,说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情节,以及造成的危害后果等。 证据情况:列举认定案件事实的各项证据,如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同时,对证据的证明力和合法性进行简要分析,说明这些证据如何能够证明案件事实。 适用法律:根据查明的案件事实,准确引用相关的法律条文,说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以及为什么符合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要结合《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分析。 附条件不起诉的理由和依据:阐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的理由,如犯罪嫌疑人的悔罪表现(包括是否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积极赔偿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等)、犯罪情节的轻重、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同时,说明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所依据的具体法律条款。 考察期限和考察内容:明确附条件不起诉的考察期限,根据法律规定,考察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并详细列出考察内容,如遵守法律法规、按照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要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等。 尾部:写明报告的日期,并加盖检察机关的公章。 以下为你提供一个简单的2024附条件不起诉报告示例: # 附条件不起诉报告 [编号] 被不起诉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住[住址]。身份证号码:[具体号码]。 案由和案件来源:[写明公安机关或者其他侦查机关名称、案件移送的时间和文书编号]。 ## 一、案件事实 [具体阐述案件经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清晰明确。例如:2024年[具体日期],被不起诉人[姓名]在[地点]因[原因]与[被害人姓名]发生争执,后[实施了何种行为],造成[危害后果]。] ## 二、证据情况 1. [列举证据名称,如证人[姓名]的证言,证明[具体内容]]; 2. [物证[物品名称],证明[相关事实]]; 3. [其他证据情况逐一说明]。 ## 三、适用法律 被不起诉人[姓名]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具体条文]条之规定,涉嫌[罪名]。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 四、附条件不起诉的理由和依据 被不起诉人[姓名]在案发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具有自首情节。并且积极赔偿了被害人的损失,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悔罪表现明显。其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二条之规定,拟对被不起诉人[姓名]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 五、考察期限和考察内容 考察期限为[具体时长,如六个月],自[起始日期]起至[结束日期]止。考察内容如下: 1. 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 2. 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4. 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包括参加法制教育课程、社区服务等。 [报告日期] [检察机关名称](公章)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范文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案件情况进行撰写,并且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和检察机关的相关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