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仿冒商标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在商业活动中,商标就像是企业的一张独特名片,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和产品的信誉。仿冒商标这种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未经商标所有者允许,使用和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很相似甚至一样的标志,来卖自己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这会让消费者产生混淆,以为是正品。 2024年关于仿冒商标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其中规定了以下几种情况,公安机关会予以立案追诉。 第一种情况,如果是假冒别人已经注册的商标,非法经营的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的数额在三万元以上。这里的非法经营数额,就是仿冒商标的商品一共卖了多少钱;违法所得数额就是去掉成本之后赚的钱。比如说,有人仿冒某知名品牌的服装来卖,这些仿冒服装总共卖了六万元,那就达到了立案标准。 第二种情况,要是仿冒别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已经注册的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比如,这个人既仿冒了一个知名运动鞋的商标,又仿冒了一个运动背包的商标,卖这些仿冒品的收入加起来有四万,那就符合立案条件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存在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虽然没有达到前面说的数额标准,但如果仿冒商标的行为给商标所有者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失,或者在社会上引起了很不好的影响,也会立案。比如说,因为仿冒商标的劣质产品,导致消费者对正品品牌的信任度大幅下降,企业的声誉受到了极大损害,即使非法经营数额没达到标准,也可能会被立案处理。 了解这些立案标准,对于商标所有者来说非常重要。一旦发现有仿冒商标的行为,并且符合立案标准,就可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仿冒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这也有助于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让大家都能放心地购买到真正的好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