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犯罪既遂的标准及其形态是怎样的?


犯罪既遂是刑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简单来说,就是犯罪行为完成了,达到了法律规定的犯罪完成状态。 在2024年,虽然法律体系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但犯罪既遂的基本标准和形态仍然遵循刑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刑法并没有针对不同年份对犯罪既遂的标准进行特别规定,其判断依据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和分则的具体条文。 犯罪既遂的标准主要依据不同的犯罪类型来确定,大致有以下几种判断方式。一是结果犯,以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作为既遂的标准。比如故意杀人罪,只有当被害人死亡这一结果发生时,才构成犯罪既遂。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判断是否既遂,关键看被害人是否死亡。 二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危害行为就构成既遂,而不要求发生特定的犯罪结果。例如,脱逃罪,只要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实施了脱逃行为,就构成犯罪既遂,并不要求其实际逃脱监管。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是危险犯,以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的标准。比如放火罪,只要放火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使没有造成实际的损害后果,也构成犯罪既遂。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罪既遂的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行为犯形态,如前面提到的脱逃罪,重点在于犯罪行为的实施本身。二是结果犯形态,像盗窃罪,只有当行为人取得了他人财物,使财物脱离了原所有人的控制,才构成犯罪既遂。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取得财物”就是结果犯的体现。三是危险犯形态,例如破坏交通工具罪,只要破坏行为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就构成犯罪既遂,而不要求实际发生倾覆、毁坏的结果。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总之,准确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和形态,对于正确认定犯罪、合理量刑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活中,要根据具体的犯罪行为和法律规定来进行分析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