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承担缔约过失责任需要赔偿哪些方面?


在法律层面,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在签合同的过程中,一方不遵守诚信原则,给对方造成了损失,那就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024年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处理这类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对于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直接损失,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如为了签订合同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像差旅费、通讯费等。假设你为了和对方谈合同,坐飞机去外地,来回的机票钱、在当地的住宿费等,都属于直接损失。如果因为对方的缔约过失行为,让你这些费用白花了,对方就应该赔偿。还有就是为准备履行合同而支出的费用,例如你为了履行即将签订的合同,提前购买了一些设备或者原材料,因为对方的问题合同没签成,这些购买设备和原材料的费用也可以要求对方赔偿。 其次是间接损失,这相对复杂一些。间接损失主要是指丧失与第三人另订合同机会所产生的损失。比如你本来和对方谈好合同后,有机会和另外一家公司合作获取利益,但因为对方的缔约过失导致这个合同没签成,从而失去了和第三家公司合作获利的机会,这种预期的可得利益损失,在合理范围内也是可以要求赔偿的。不过,对于间接损失的赔偿要求比较严格,需要你能够证明这种损失是必然会发生的,并且和对方的缔约过失行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在要求对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并进行赔偿时,你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对方存在上述《民法典》规定的情形,以及你的损失和对方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主张自己的权利。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