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强迫交易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强迫交易罪指的是,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一方用暴力或者威胁的办法,让另一方违背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易。 在2024年,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补充规定》第五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一种情形是造成被害人轻微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比如说,在强迫交易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使被害人身体受到轻微伤害,这就符合立案的条件了。因为这种暴力行为不仅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 第二种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千元以上的。这里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为强迫交易行为直接导致被害人在经济上遭受的损失。例如,强迫他人以不合理的高价购买商品,多支付的价款部分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 第三种是强迫交易三次以上或者强迫三人以上交易的。如果行为人多次实施强迫交易行为,或者对多个不同的人进行强迫交易,就说明其行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了需要刑事立案的程度。 第四种是强迫交易数额一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二千元以上的。强迫交易的数额反映了交易规模的大小,而违法所得数额则体现了行为人通过强迫交易获取的非法利益。当这两个数额达到一定标准时,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种是强迫他人购买伪劣商品数额五千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一千元以上的。强迫他人购买伪劣商品,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可能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所以达到相应数额也会立案。 第六种是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因为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复杂多样,无法一一列举。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综合判断是否属于情节严重。 总之,一旦符合上述立案标准中的任何一条,公安机关就会对强迫交易的行为进行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